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动态
国外动态 2008年第20期
发布时间:Aug 14, 2009     浏览次数:6315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2008年第20期)
                                                      
 
我国民非会计赢得国际好评 中越会计交流潜力较大
 
2008年5月21-23日,应亚太慈善协会(APPC)的邀请,我司陆建桥参加了在越南举办的该协会每两年一次的年会,会上就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问题进行了交流,得到了国际好评。会议期间,陆建桥还访问了越南财政部会计与审计司,与该司司长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有关会议及会谈情况如下:
一、会议基本情况
本次会议由亚太慈善协会主办、越南人民援助协调委员会协办,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亚太慈善协会是为推动亚太地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而由公益慈善机构组成的民间组织,成立于1994年,属于由亚太地区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的非营利组织派出代表进行管理的一个合作组织。目前,亚太慈善协会的管理委员会由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组成。亚太慈善协会经过10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亚太地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侨民捐赠:在亚太社会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会上主要讨论了中国、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海外侨民的公益慈善活动与祖国人民脱贫致富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探讨了如何为海外侨民进行公益慈善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其中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会计准则、税收政策、透明度、独立审计等。在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对于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改善治理结构、推动海外捐赠乃至一个国家的公益慈善事业至关重要,并对亚太慈善协会于2004-2006年间由中国和印度有关人员共同主持完成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指南》给予较高评价,认为该指南的推出,对于推动亚太地区部分国家或者地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会议期间,陆建桥同志应邀介绍了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等,特别介绍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实施3年多来的情况及其效果,并采用具体实例论述了该制度实施后,对我国各类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治理、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监管等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与会代表对于中国单独制定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且严格贯彻实施普遍予以好评,认为此举提升了海外组织和捐赠者对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包括在此次我国抗震救灾中海外捐方对中国机构的信任)。亚太慈善协会会长陈达文先生在评论中,对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及根据该制度编制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以兼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并参与审议该基金会财务报告的经历,向与会代表说明了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重大变化,认为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新会计制度后,其财务活动的规范程度及其披露信息的透明度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很少有国家或者地区能够做到象中国那样规范、透明和公开。从会议各方面的反应来讲,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已经赢得了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关注。
会议开幕前,各国或者地区代表为中国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默哀。会议期间,会议主办方临时增加议题,发起了为中国抗震救灾提供援助的倡议活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大家就国际非营利组织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参与中国抗震救灾活动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国外非营利组织表示,已经为中国灾区募集了数百万美元的善款。
二、与越南财政部会谈情况
5月23日下午,陆建桥同志根据刘玉廷司长意见,访问了越南财政部会计与审计司,并与该司司长梅毕凡先生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会谈中,陆建桥同志首先向越方介绍了我国财政部会计司的职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国际趋同以及实施情况等,梅先生对中国会计改革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就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趋同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问题。他认为,中越两国有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国会计改革在亚太地区已经走在前列,探索了许多宝贵经验,将来越南会计改革可以借鉴中国的成功做法。
先生除担任越南财政部会计与审计司司长职务外,还身兼越南会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越南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工作相当繁忙。23日恰逢越南注册会计师协会召开换届选举会议,梅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陆建桥会面并交换意见。梅先生介绍了越南财政部会计与审计司的职能、越南会计审计改革的有关情况。越南财政部会计与审计司的职能和我国十分相似。其中关于会计标准部分,越南在很长时期里执行的是和我国及前苏联十分相似的会计制度。1994年,越南开始着手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工作;2001年发布了第一批会计准则,包括框架、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租赁、汇率变化的影响、收入和其他收益、建造合同、借款费用、现金流量表等准则;之后到2005年又陆续发布了联营企业投资会计、在合营企业权益财务报告、企业合并、所得税、准备、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保险合同、财务报表列报、银行及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关联方披露、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每股收益等准则项目,截至目前,越南共发布了24项会计准则。
越南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准则本身、应用指南和解释三个部分,大多数会计准则是基于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大约80%的内容实现了与原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越南初步设想在未来两年内,根据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修订现行准则,再制定10项新准则,以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但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梅先生还介绍了越南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管情况以及审计准则制定与贯彻实施情况等内容。
两个小时的会谈短暂而富有成效,双方在会谈中充分认识到,中越两国有十分相似的当代会计发展史和会计改革背景,面临着许多相似的会计问题,也有共同的会计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双方希望以后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建立相互联系的经常性机制,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趋同下的国家会计发展问题。
三、几点启示
本次参加亚太慈善协会双年会及与越南财政部会计与审计司的会谈,深感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和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会计和审计质量及其社会公信力对于一个行业或者部门(民间非营利组织通常被认为是第三部门)的发展、一个国家的信誉、国际各类资金的流动等均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点启示:
一是会计改革主动先行,就能够获得国际话语权。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在了日本、印度、韩国、越南等亚洲国的前列,与国际先进水平站在了同一平台,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会计的话语权。相应地,在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的情况下,我国于2004年制定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不仅填补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在会计规范上的空白,促进了该行业在我国的规范发展,而且在亚洲乃至世界少有为该行业单独制定会计标准的国家,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2004年我部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时,亚太慈善协会正在进行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建设的项目,在得悉中国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后,立即增加了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建设的项目,作为推动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建设的重要支持,邀请我国和印度共同主持这一项目,并于2006年完成。该协会发布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指南》主要是以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蓝本起草的,提升了我国会计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由此可见,不仅在企业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在政府和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只要我们精心筹划,稳妥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和财政透明度,而且同样也可以比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领先一步,从而赢得更好的国际声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二、会计国际交流多元化推进,在不同领域结交更多的朋友,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对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会计国际交流频繁,会计外交成果显著,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建立了良好的会计交流机制。访问越南财政部的体会是,越南对中国会计改革的经历和经验很感兴趣,认为对其本国会计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选择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因此,今后在开展我国会计国际交流中,可以进一步推进多元化战略,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与越南这样的转型经济或者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有效输出中国经验,扩大国际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共同协调会计审计国际立场,拓展国际空间。今后在我国召开有关会计审计国际研讨会时,可以经常性地邀请越南等国参加;今后我国发布新准则、指南、解释等时,可以定期将有关文本提供给越方等,供其会计改革参考;针对国际会计审计热点难点问题或者转型经济、新兴市场经济特殊的会计审计问题,可以开展共同研究,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共同提交给有关国际准则制定机构供其决策参考,促进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贯彻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做出贡献。
 



上一篇:国外动态 2008年第22期          下一篇:国外动态 2008年第23期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